如果发现孩子的攻击行为,父母要第一时间制止。这是由于当一个小孩以为他的父母默认了他的攻击,那么不管他如何努力地教育他,他的效果也是有限的。
这并不是要我们去批评他们,而是要在我们给他们指出他们的缺点时,给他们一个明确的指示,告诉他们如何去表达他们的情感。
其次,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榜样,约束自己的言行。
一些家长在发现自己的小孩受到侵犯的时候,会对自己的子女使用言语上的暴力,或者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暴力,因为他们相信,这种方式可以起到直接的作用。但事实上,这小孩只是“认怂”,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而且,还会有一种强烈的效法,更加释放自己的攻击性。
最后,父母要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这一点从孩子发展的角度来看,孩子发展的问题,并不是说长大了就会变得咄咄逼人。父母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成长
一方面,父母通常会对被攻击的一方抱有歉意;另一方面,家长又会担心孩子将这种攻击性延续到成人阶段。
所以,孩子出现攻击性,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引导。而在引导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孩子出现攻击性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①移情能力弱,自我敏感期在孩子处于自我敏感期时,孩子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很难感受到他人也是有独立意志的主题。
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很难感受到他人内心的想法,因此也很难为别人考虑。也就是说,孩子在这一阶段很难理解除了“我”以外还有其他人独立存在。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根据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做出攻击性的行为。
②找不到适宜的情绪表达方式。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之后,肢体的动作趋于娴熟,可以自由地活动,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各种动作。
但是有些孩子的语言水平仍然很低,他们所学到的单词并不足以支撑他们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思想。所以,在遇到愤怒、悲伤等极端的情感时,他们会很自然地用充满侵略性的身体动作来表现
③缺乏安全感的新生活。孩子成长环境的变化,监护人的变化,都会让孩子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种陌生的感觉,这种感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散,孩子也会有一定的攻击性。
例如,他们害怕自己的玩具被人偷窃,所以会对那些想要和自己共享的孩子发起攻击;他们害怕被陌生人保护,所以会“先发制人”。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