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12岁男孩,在一家商店偷东西被当场抓获。在杭州工作的老爸得知这件事情后,火冒三丈,拿着铁丝和绳子对着小孩打了两个多钟头,最后把小孩给打得半死不活。
2手机店的老板娘得知此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整整两天没有吃饭。她非常痛心地说道:“可以教育他,但把他打死未免太残忍了。”
而那男孩的爸爸,则是无比的懊悔,他在认罪之后,也坦白了自己的罪行。
这条消息引发了许多争议。有的网民认为,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误,应该判一个爸爸的死刑;但也有人觉得,爸爸不应该揍自己的儿子,因为爸爸没想过要揍自己的儿子,但是,偷东西终究是不对的,他就是太狠了,教育的方式太过火了。
应该说,孩子偷东西的事本是不会发生的。但是,我们又发现,即使生活条件很好的家庭,也时常会出现孩子偷东西的事情。
从孩子心理学来分析,孩子偷东西的东西是由两种心理因素引起的:一是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望,他对自己没有玩过的东西,既好奇又想获得,而且企图马上获得。
在私欲的引领下,他便悄悄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另一是孩子有一种异乎成人的冒险心理,他们心想,我拿了别人的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却不知道,这是多么刺激和神秘呀。
大部分偷东西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大部分的小孩都不知道偷东西是多么的可耻。所以,在这一点上,父母一定要重视正确的指导与教导。
在这一点上,我们要重视对孩子偷东西的态度,不能一味地指责,不能让他们的自尊受到损害,不能激起他们的反抗和复仇,也不能让他们感到厌烦,让他们丧失自信。
我们要以事物为目标,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合理的教育不仅可以纠正孩子的恶习,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精神状态,提高他们对他人的关心。
家长在任何时候都要向孩子灌输一些道德准则,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一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该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言行,避免对别人的危害。
对于一个12岁的男孩来说,训斥和惩罚,都是一种巨大的痛苦,会给他们的一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是必须要重视的。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