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们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变化时,他们就会不会意识到自己与子女的应该有的“边界感”。
如果只是固守传统,以权力来控制孩子,打压孩子,那就是自取灭亡。
家长在青春期孩子面前要有“边界感”,
有“边界感”的爱,就是要懂得如何去表现自己的爱。
父母的爱如果太多,就会变成掌控,会让他有一种压迫感,而不会让他感觉到疏远和冷漠。
第一,尊重孩子的隐私。
《家有儿女》里,女儿夏雪吃东西的时候,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这引起了全家的好奇心。
所以两兄弟就一直跟着她,看看夏雪到底在搞什么鬼。
在“暗访”了好几日之后,所有人都得知,夏雪是被自己的同学给吓到了。
这个时候,父亲夏东海说了,让他知道自己的秘密,不能过问,要尊重,让他知道,他会尊敬他。
确实,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了,他们也有一些“隐私”,他们不愿意和别人说。
这时,最好的尊重就是允许他藏在心里面,直到他愿意分享,给他支持和保护。
第二,给孩子空间。
重庆张小强教授,在个人官方简介中自我调侃:虽然指导的研究生已超70名,依旧对初中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
青春期的女儿,不接受他的指导。
不管怎么尝试,都不行,于是他便完全不过问女儿的学习,只负责做饭陪伴。
没想到,自己“不管”了,女儿反倒愿意和他聊天了。
其实,孩子们没有父母想象中那么软弱,有些东西,他自认为能搞得定,就相信他,放手让他去做。
三、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静静地陪着他,等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时候,就会来找他。
广东一名母亲发现自己的长子在学校闹事后,不但没有责怪,反而领着一家人去街上拾起了瓶子,体会到了“一人犯错误,一人一家扛”的不易。
一开始,他还不以为意,但渐渐的,他就有些吃力了。尽管如此,母亲还是让他去面对自己的错误,让他去面对自己的错误。
弟弟也因此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母亲的教导是多么的辛苦。
如今的小孩,大都没有单独的经验,去面对自己的失误和挫折。长期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就会变成骄纵自私和脆弱。
当他能承担的时候,他就会明白人生的艰辛,也就会有更多的责任感。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