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培养自己的教育观念,在教育上,不能做到一气呵成,最起码,父母要让自己的子女知道,无论对不对,都要让父母和自己的父母保持联系。
此外,在家庭之外,也存在着一种保护,比如:
一名教育工作者说:“为了子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做,哪怕是自己的快乐,也是最好的。”我们不可能一直保护着自己的子女,他们终有一日会变得年老体衰,而不是被宠坏,就是要让他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辉煌的生活。
恶习一、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事事为先,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在好吃的面前永远第一个吃,甚至一个人霸占。无论家人谁过生日,生日帽总会带在孩子头上,生日歌也是唱给孩子听,全家人的生日都成了孩子的生日,真正到了孩子的生日时,更是铺张浪费,场面非凡。
家长都知道溺爱孩子是不对的,但又分不清爱和溺爱,不知不觉的就会加入了溺爱孩子的行列,但自己却浑然不知。本文罗列了十种典型的溺爱方式,看看你有没有犯下溺爱症?
这种儿童会觉得自己很特别,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会很容易变成一个很小的人,会很无助,很少同情别人。当子女成长起来,不管在社交、家庭、工作上,遇到难题时会畏惧,承受不起,因而养成的个性也会变成自身的阻碍。
因此,父母在培养学生自我为本的观念时,也要避免给他们带来特别的优越性。
父母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比如,家中有小孩,应该教导小孩将游戏交给所有人;吃饭时要让小孩学会分享食物。长久地保持下去,会培养一个与他人平起平坐的好习惯。
恶习二、过分关注。
一家人总是关心和照顾自己的小孩。家中的一切都是以小孩为主题,亲友们来看,他们经常会在小孩身边说说笑笑,有时会有成年人围着他转一转,反复地为他们的演出鼓掌。这种小孩会有一种以家庭为核心的感觉,真的成为了“小太阳”。家里的人都要围绕着他,一日三餐都要忙个不停,心不在焉,尤其是“人来疯”,有时候客人来了,他们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等到他进入了学校,步入了这个世界,除了自己的亲人,还有什么人能和自己的亲人一样?当一个小孩渴望再次成为一个聚光灯却得不到时,他就会遭受极大的挫折,一旦他的注意力不集中,那么他的精神就会被极大的压垮,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会给他带来一种阴影,让他丧失信心。
因此,父母应该懂得适当的让他们去处理问题,让他们自己完成整个人生的经验。特别是在小孩感到自己被管制过多的时候,父母要接纳,不要埋怨“不被理解”。
恶习三、无限宠溺。
无论价钱或请求合情合理,都要给予任何东西。虽然房子里有很多东西,但只要是小孩子想要的,他都会留着。一些家长甚至会把大量的钱交给小孩和小学生,让他们更容易得到满意。这些孩子会失去对自己的东西的热爱,对自己的物质生活很在意,对别人的挥霍无度和不为别人着想,更不要说努力了。
所有父母都知道,钱不是那么好赚的,想要得到,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努力。但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那一刻,他就失去了他的优秀品质。
因此,父母们也别太容易接受他们的不合理的请求。如果小孩在一个月之内能够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那么请父母给他一些建议,比如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如果他能自己拿到自己的东西,那么他就可以同意,让他学习如何做自己喜欢的事。
恶习四、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早饭,不知道喝水,一看电视就是半天,看完动画片才睡觉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如果说等孩子长大还需要十几二十年,那就说得近一点,孩子上幼儿园频繁生病,为什么?只因喝水少的原因吗?
幼儿园的生活是很规律的,早上几点吃早餐,几点上课,几点游戏,几点午餐,几点午睡,几点加餐点心,几点放学,孩子无规律的生活自然在幼儿园不适应,导致心情低落,身体免疫力下降,生病就难免的,所以,这一切都是家长自己造成了,怪不得别人。
如果继续让孩子无规律的生活,到上了小学之后,你会发现孩子回来不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想着玩,做事三心二意等,这些现象就会成为孩子的常态,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业。
恶习五、祈求央告。
孩子吃点吧!孩子喝口水吧!好好好,你说讲几个故事就讲几个故事……家长总是一副祈求的态度。然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到了孩子青春叛逆时,再想管教孩子那就真的太难了!
育儿中有一句:“不能强迫孩子做事,要学会跟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这一句话经常在各类育儿知识中出现,是的,这句话没错!可以不强迫,但也不能随意放纵,可以商量,但也不能纵容无管制,可以征求意见,但是不可无原则。
恶习六、包办代替。
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我们总有一天会老去,不可能一辈子为孩子扫除障碍,铺平道路。
所以,家长要试着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脱衣服,穿脱鞋袜,自己如厕,自己收拾玩具,吃东西前后或便后自己洗手等。即使孩子做得不太好,处理得不圆满也没有关系,只要给他们一种主人的感觉,让他们体验独立做事的乐趣,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恶习七、娇里娇气。
原来,“初生之时,无惧风雨,无黑暗,无跌倒,无疾病。”摔倒之后,他会默默地站起身,然后再去玩耍。为什么有些小孩会害怕哭泣?
小孩一发火,家里的人就上去安抚,小孩一倒下,就开始拍打着地板和桌面。这么教小孩,就会让他从小时候遇到事情就手忙脚乱,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他人,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让他的性格变成了一个无法承担的人,逃避,找借口,胆小怕事。
恶习八、剥夺独立。
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个学生会看上他?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上,又怎么能够独自一人!
因此,当父母要自己的孩子的平安时,要减少忧虑,要多给他们鼓励,不要在摔倒后吵吵闹闹,要让他们自己站起来,这样他们才不至于软弱和怯懦。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