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母亲在社交媒体中分享了自己的养育经验。她和儿子的父亲都是985的学霸,他们从毕业以后,就在北京定居了下来。自从他的儿子上了一年之后,他的父亲就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帮助他完成他的家庭作业。
然而,在她读高中三年级时,她的孩子开始对学习感到厌恶。以他目前的表现,恐怕三本都考进不去。这个母亲说,这个小孩不但学习成绩不好,而且很会跟父母吵架。学霸母亲心里很不是滋味,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学霸的家长,自己的儿子,竟然只是一个学渣,实在是太让人深思了。其实有的时候,学霸家长们并非没有尽心尽力,而是面对培养学霸孩子有很多误区,最后,孩子成了学渣,却还要背锅。
误区一:父母对子女的学业表现过于看重。
对学生的学业要注重,过于注重学业,把很多事情捆绑在孩子的学业上。首先,这会给孩子和父母带来很大的负担。在录像里,母亲说,父亲从一岁起就一直陪伴着他读书。可见,成年人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很看重的。
然而,对学渣孩子的学业价值给予关注又有何意义?只是想要在高考中取得好的分数,然后进入一个好的学校?在这种实用主义思维的熏陶之下,学生和父母在学业上都会变得很紧张,一旦遇到问题就不会做,考试成绩不理想,经过努力,进步不大,就会把眼前的问题放大,从而产生焦虑。一旦有了焦躁,他们就不能专注于当前的问题,从而导致矛盾和其它问题。
过分重视学习,务必需要孩子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孩子就很少有时间从事其他活动,这样会影响到孩子的兴趣发展、性格塑造、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而这些能力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误区二:家长很重视教育,但是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目前为止,仍然有不少学霸家长认为,让孩子好好学习就是在教育孩子,孩子成绩好就是成功的教育,这种对教育的理解是非常狭隘的。
孩子学好知识点很重要,在面对难题时的态度也很重要;孩子考出好成绩很重要,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也很重要;孩子喜欢学习很重要,喜欢运动也很重要。
总之,教育不仅仅是学习,它涉及到很多方面。同时,很多家长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孩子有益的,但是却缺乏合适的方法。这位学霸妈妈提到,孩子爸爸曾两次因为孩子的学习气出心梗。
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了。家长在辅导作业时如果采用的方法不合适,不仅帮不到学渣孩子,还会造成“鸡飞狗跳”的场面。
其实,辅导孩子学习也是一门学问。学霸家长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时候需要陪着孩子学习,陪多久,反复讲解孩子都听不懂时该怎么办等等。
每个小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都需要家长根据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孩子的个性特点找出最合适的方法。
误区三:学霸家长根据自己的经验帮助孩子设计成才之路。
这个办法并非不可行,前提是父母自身成就高,知识渊博,认知能力超强,学习能力与时俱进,具备相应的条件和条件。而父母能够看到未来的改变,面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的熟悉,制订出符合自己意愿的方案。
不过,这条道路并不适合大多数人。父母的知识是有限的,而这个社会是瞬息万变的,很多事情都不能控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综上所述,要为学渣孩子制定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父母对子女的教导要从大到大,要让他们做一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热爱学习的好学生,但是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要尊重他们的爱好。
说回来做家庭作业,父母可以问问你做了多少功课,做完了会得到什么样的奖赏,做不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具体的顺序和作业的时长,那就是让他自己决定了。
一个小孩的是学霸还是学渣,与父母的成绩无关,但父母的教导方式和方式却是息息相关的。对于子女的培养,不管是懒惰还是用错误的方式,都是一种很大的教训。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