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二零零八年一月一日起正式实施。这个新机会也会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去思考:究竟怎样做父母,怎样去爱孩子?怎样才能使家庭教育与教育各自发挥作用呢?
当70、80后的父母遇到00后、10后的子女,曾经被证实很有效的教育方式,现在却行不通了?
沈妈妈生了两个小孩。快过年了,她向孩子们打听过年想要什么礼物,原以为可以藉著物质上的鼓励,好好地教导孩子。小孩的答案是:我不想要任何东西,你别来打扰我,让我玩一整天都可以!
这部分反映了70、80后这一代父母的窘境:00后、10后,他们在物质生活的优越环境中长大,却想通过单纯的物质奖赏来激励他们,但效果并不好。
这是很多家长的想法。在教育与心理两个层次上,有专家将父母的处境归纳为: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头一所学校”,然而,现在却有不少父母深陷父母的“本领恐慌”之中,不知如何影响孩子,把自己的经历传授于孩子,为孩子铺好一条宽阔的道路。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说法,正在由少数人转变为普遍的趋势。身为父母的他们,在面对00后、10后的时候,往往会发觉自己的子女在学习的能力和能力上,远胜于他们的父母和爷爷。
这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况,以前或许还只是一种,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逐渐蔓延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价值观、生活态度、行为方式、器物文明等等。
家长想孩子可能会有很大的压力,偶尔家长也会和他吵架,后来渐渐发现,儿子看到他们就烦,家长越来越痛苦,听别人说孩子应该是进入叛逆期了。
家长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一直就特别僵,孩子特别恨父母,父母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怎么就变成这样。
正如一位网友所感慨,“孩子琴棋书画皆通,眼见审和谐品位日增,老父老母啥也不会,这还咋教?!”
伴随互联网的崛起,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现象日益普遍,周晓虹称之为“文化反哺”现象,这是当下教育遭遇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家长焦虑的缘由之一。
当下为人父母的焦虑,其实是社会快速发展、各种不确定性增加带来的现代性焦虑,这种焦虑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在家庭教育中较为集中地展现出来。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