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童话大王”郑渊洁,很多人或许还不知道,但说起他的舒克和贝塔,皮皮鲁,鲁西西,还有大灰狼罗克,都是很多人小时候的记忆。但是,与郑渊洁的童话故事相比,他的教育方法更为突出。
郑渊洁的儿子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已经退学了,这倒不是郑渊洁的儿子成绩差,而是郑渊洁认为,她的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并没有学到任何东西。
郑渊洁在家里进行了一次大改造,将家里的一间房子变成了老师,椅子、板凳、黑板、讲台一应俱全,甚至还专门为自己的子女准备了一套“课本”,里面有哲学、历史、道德等等。郑渊洁的儿子也是在他的悉心栽培下长大的。
郑渊洁的儿子从小就在郑渊洁的“家庭教室”里长大,郑渊洁的女儿则是从小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许多人都会想,既然孩子的教育如此成功,为何女儿的教育就不能效仿他的儿子?
这是因为在郑渊洁女儿小的时候,郑渊洁发现自己的女儿特别喜欢上学,郑渊洁就觉得既然如此不如就随了孩子,她喜欢什么就让她去做什么吧。就这样,郑渊洁的女儿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近被美国六所名牌同时录取,成为人人都羡慕的学霸。
到底是多么独特而优秀的教育理念能培育出这么优秀的一对儿女?在郑渊洁的新书《郑渊洁家庭教育课》中,首次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子女的理念和方法。
因人而异,快乐随心所欲。从郑渊洁对待孩子的不同方式来看,郑渊洁的教育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许多方面做出了改变。而这一教育的核心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培养,而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因材施教。找到自己的孩子擅长的和喜欢的,并且支持和鼓励他们去做,这是最能使孩子感到幸福的事情,对他们的成长也是有益的。
教育儿童不能靠口舌,要靠榜样!很多家长都爱用嘴巴教育孩子,成天唠叨,如果不能做到,那就是不听话,以后也不会有出息。
这样的父母不妨仔细想一下,自己想要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是否也真的做到了?催促孩子即使完成作业,不要拖延,是不是自己也是火烧了眉毛才想起去做?让孩子多吃蔬菜多喝水,自己是不是在饭桌上只挑肉吃,饮料瓶替代了矿泉水?而大部分的孩子是靠着模仿来了解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的。父母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孩子看到了,听到了,就学到了,不是也很正常吗?所以,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做到什么,不如自己先做给孩子看。正如郑渊洁的新书里写的: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闭上嘴,抬起腿,走自己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事半功倍。
除了成绩,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自尊、自信的培养。不知道父母们有没有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你怎么这么笨,这些东西都不会?你怎么总是犯同样的错误,你真是个废物等等。父母们有时是在一时气急的情况下脱口而出,但是有没有想过,这些话会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会不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孩子不会所有的方面都很优秀,而家长不能因为孩子一方面的不优秀,而否定孩子的所有。
更何况每个孩子都渴望被欣赏、被表扬,否定和批评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而自尊和自信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郑渊洁还建议家长们,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找到自己的优点,然后鼓励自己的孩子。
好奇心是儿童的关键。郑渊洁曾在一本书中提到过她乘飞机时,曾在一次飞行中,发现一只空的矿泉水瓶,将瓶口封住,然后在飞机着陆的过程中,不受任何外力的影响而自行破裂,这让郑渊洁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
郑渊洁在知道了空瓶为什么会爆开之后,特意买了一张机票,就是想要让自己的女儿看到这一幕。郑渊洁用这样的方法,让她见识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同时也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就像美国的米勒,一位研究生命起源的大师,曾经被问到,怎样才能把一个小孩变成你那样的好男人?米勒的答案是:保持儿童的好奇心。这是一个简短而耐人寻味的答案。
“听话”并非“好孩子”,而是一个敢于质疑、不盲目跟随、有决断、不向权威低头、敢于扞卫自己权利的人。郑渊洁的女儿曾经有过类似的体验,那就是在她的国际学校里,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喝水、聊天、随意进出。
有一次,郑渊洁的女儿的班主任出了点事情,来了一位班主任,这位班主任对班主任的态度很是不满,所以特意叮嘱了几句,让他们服从老师。
一听这话,全班同学都跑去校长办公室告状,被班主任骂了一顿,说什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质疑,听信就会破坏宝贵的素质,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