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说过:孩子的性格和天赋,说到底还是受家庭、父母的影响。
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什么影响,那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瑞士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师卡尔·荣格曾经说过,人类最需要的是安全感。而且孩子一旦有了安全感,自信、稳重、安逸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这样,他们才能勇敢地冒风险,不畏艰辛。
佩奇的母亲在动画电影“小猪佩奇”中很少会因佩奇做错事情而变得暴躁易怒,每一次都用心理解、温柔疏导。
一天晚上,佩奇想在睡觉前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星,但担心太迟怕母亲责备,便小心翼翼试探,没想到,妈妈说:“也许我们不应该错过这样难得的机会。”准备好之后,佩奇一家人高兴地去看星星。
为什么好的家庭教育能带给孩子安全感?
在《心理营养》书中,林文采博士告诉我们:
孩子安全感的根本来源,主要取决于妈妈或者主要养育人的情绪是否稳定,爸爸妈妈的关系是否融洽、稳定、安全。这两点做得越好,孩子吸收安全感越多。
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它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1、妈妈的情绪稳定。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不断地学习,让自己情绪稳定,跟随孩子的成长脚步而成长。而一个稳定平和的妈妈只要做到陪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需要什么,然后满足他,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来源。
2、父母关系融洽,家庭气氛和睦。
武志红曾说:“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如果父母相爱,孩子会充满幸福感。”
父母关系好,孩子自然很开心,因为父母是孩子全部的世界。父母亲之间良好的关系,才是孩子最渴望也最能给他安全感的东西。
好的家庭教育,带给的孩子是平等、尊重。
樊登曾说:“家庭教育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前提。"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管孩子身上有多少父母认为的“缺点”,他们都值得被尊重。
就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值得被尊重,值得被爱,请您“且生且尊重!
在孩子的成长中,“别人家的孩子”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孩子考了九十分,父母却说别人家的孩子考了一百分;孩子考上了本科,父母却告诉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是“985”。
其实,父母想要通过对比激励孩子努力,殊不知,很多孩子,在父母的不停跟别人孩子对比中感到自卑,或者叛逆。
好的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是学会尊重孩子的独一无二。就如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曾说过的: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尊重他们有做决定的权利。
好的家庭教育,带给的孩子是好的品质。英国教育家托马斯。阿诺说:家长的言行是无声的教师,有无意识或无意识的榜样,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一次看见一幅图画,就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一对母子在地铁上,母亲拿着一本书,全神贯注地看着,而抱在怀里的孩子,也拿着一本小书认真地读着。
母亲回答道:“你怎么说服孩子去看书,而不玩手机呢?”母亲答道,“孩子不听我们的话,他们就模仿我们。”如果你正为孩子不认真阅读而苦恼,为孩子整天玩游戏而心烦意乱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做的榜样?
而且家庭教育好,父母树立的是正确的三观、积极的心态、助人的品质、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郑渊洁家训》一书中,郑渊洁写道:“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时,要闭上嘴巴,举起双腿,走自己的人生道路,向孩子展示自己。一言以蔽之,非常有效。”
家庭教育好了,家长在孩子面前树立的是好榜样,孩子自然耳濡目染,也会成为优秀的孩子。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