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安徽叛逆孩子管教学校!

学习负动机对厌学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2-01-17 浏览次数:

学习负动机对厌学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一些厌学孩子虽然知道自己应该重视学业,但是他们的观点却是负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他们从家里、社会上,都接受了一些不正确的观念,觉得读书是一种白费力气,不读书也能赚钱。

学习负动机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够持续有力地促使孩子们放弃学业,家长的努力、学校的软硬兼施、老师的循循善诱都会被削弱。

学习负动机对厌学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图1)

一、产生情绪的转变。

青春期儿童的主要情绪特征是不稳定,当有较大的分心时,会出现这种变化。大部分的厌学的人,都会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学业上转移到其他方面。

大部分厌学的人沉溺在游戏、视频和网络中,一些喜欢读书的人因为沉溺在游戏中而渐渐地放弃了学业;而色情图片对他们的危害更甚,轻的人会消沉,重的人会打架、会犯法。

当学习变成了不良的社交行为之后,他们不但没有学习的兴趣,反而厌恶学习、反抗学习。缺乏对于学习的信心。

二、引起悲观失望。

一部分学生,曾经努力过,但仍然常常失败,很少甚至没有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一次次的失败,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进取心,促使他们对此作出了不正确的归因,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底下,不是学习的材料,因而主动地放弃了努力,举起了白旗。这便是典型的习得性失助感现象。

也有一部分学生,同样努力过,也曾经取得过自认为可以的成绩,但是往往不如他人,因而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长期被老师忽视,便逐渐丧失了自尊心,变得破罐子破摔起来。这便形成了习得性失尊感的学生群体。

失助感与失尊感均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经过无数次的训练、无数次的打击以后慢慢养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在厌学群体中,此类学生占了很大的比重。对老师的不满。

三、产生消极情感迁移。

学生由于某种原因对某位教师不满,往往对他讲的课也不感兴趣,严重的对该课程也不感兴趣。学生的情感容易延伸与发散,不善于控制与收缩,其结果常常运用惩罚自己(不学习该学科或者故意不学好)的手段来反抗教师。

这种心理的产生与学生对学习目的认识有关。一部分学生存在幼稚的认识,认为学习是为了老师好,你得罪了我,我就不帮你学,让你评不了优、得不了奖,认为不学就可以报复老师。

四、成为厌学导火索。

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变故,父母离异,情感孤独,缺乏温暖,于是便常常寻求情感补偿,而学习本是辛苦的事,是很难起到情感补偿作用的,因而他们往往广交朋友,追求刺激,以从其它渠道获得心理满足来弥补家庭情感的残缺,这同样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

这些学生广交朋友,常常不辨良莠,哥儿们义气十足,容易受不良因素诱惑,导致厌学甚至辍学。

许多事例表明,父母离异,其子女情感残缺;家庭变故(父或母亡),其子女情感孤僻;家教粗暴,其子女情感压抑。这些都可以说是学生厌学的导火线。

五、产生心理疲劳。

过重的学业负担,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导致厌倦而厌学。学生从早学到晚,双休日也不得休息。此外,各种资料五花八门,各种考试名目繁多,有些评价简单而残酷:如写错一个字,罚抄500遍等。

学习象沉重的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他们没有品尝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真味,有的是苦海无边的酸楚。家长的高期望使孩子难以承受。

过高的期望值与功利意识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于是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当孩子达不到标准时,便采取不正当的措施,有些孩子能够忍受,有些孩子干脆“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达不到要求,索性放弃追求。

有些家长的功利思想特别严重,一是虚荣心,邻居的孩子或者同学、同事的孩子比自己孩子成绩好,心理不平衡,便拼命要求孩子争气;二是成人化,强化孩子的大人意识,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思想来对待学习,什么搞好学习将来就能考个好,找份好工作等。

搜索标签:

官方微信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