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番话引起我的深思。是的,打从孩子出生,就有各种各样的状况,我们一直都在解决面对,但那时我们没有过分的担心和害怕。直到孩子不能上学了,我们才焦虑、恐惧,甚至绝望不知所措了。于是,孩子啥时候能正常回学校上学,成为了我们的一个理想和愿望。
申东红校长很认同这个概念,她认为好的教育是所有人一起学习的教育。希望通过学校和家长的互动,让家长能够感受到学校的学习组织氛围,引导家长在家里亲子阅读,成立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比如,王女士在孩子已经完成学校作业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着这样暗示孩子:“听说你们学校下个月要举行红色歌曲演唱比赛,你那么喜欢唱歌,想不想去试试?”孩子如果说可以试试,王女士可以接着暗示她:“下个月就要比赛了,咱们是不是要提前准备一下?”当孩子投入一项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唱歌,沉迷于电子产品的时间自然而然会压缩。如果唱歌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她也想走得更远,内驱力也慢慢提高。孩子在美育方面得到了锻炼,这也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王女士也就不必如此焦虑了。
父母能够协助孩子制订日常工作中和休息方案,让孩子避开电子产品。针对思维并未完善的孩子,如果不加以控制,孩子就会沉迷。需要家长操纵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让孩子们在进行相对应的学习任务后能够玩乐。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