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表示,孩子上幼儿园,自己比孩子还焦虑,有的甚至会痛哭流涕,被戏称为“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孩子入园时”,这种画面在前两年也是屡见不鲜。
亲子相处过程中,家长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教幼儿一些知识,例如:以店铺名字引导孩子认识汉字,以车牌号引导孩子认识英文字母和数字,教孩子做算数计算等。然而过度的超前教育,抢占幼儿童年时光,对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养成伤害很大。另一方面,家长们也非常关注引导孩子礼貌称呼长辈、讲究个人卫生等一些私德,但是对于一些社会公德的养成教育意识比较薄弱,例如:有些家长可能不允许自己把垃圾乱扔在汽车里,却默许孩子往车外扔;有些家长不允许孩子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自己却将办公室的纸杯带进孩子的教室等等。
学校参考了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学生每天有自主阅读,自由活动和运动的时间。作为教育部试点的“样板”小学,尊重并发掘孩子身上更多的可能性。楼的展示墙粘贴着附近每个村来上学的孩子头像,来到现场更是充满感动。
3.为什么有的家长焦虑,有的不焦虑?其实,让家长焦虑的不是考试,也不是孩子的分数,而是家长自身的态度。人生无常,时代变化飞速,父母要把目光从成绩上挪开,去思考,孩子需要拥有什么,可以让他未来能够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显然,不是只有知识就可以的。而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知识教育,孩子的人格教育才是家庭教育关注的重点。(而现在的很多家长却忽略了这一点,一天到晚就是盯着孩子的作业,分数。自己不仅出力不讨好,而且孩子越来越差。)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