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危险的滑索,这些孩子上学路上的挑战还没有结束。他们还要到公路上去,还有几公里才能到学校。他们需要等愿意搭他们一程的顺风车。
关于孩子的监护问题。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明文规定,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学校的职责是代表国家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活动进行引导和管理。所以,那种“把孩子交给学校”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家长应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形成,主要靠家庭教育打基础。
发现大概十天前,国家发布了一个文件,里面明确提出了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这是导火索。
如果孩子上学总是闷闷不乐,家长也需要重视。尤其是初中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非常重视同伴的认可,如果此阶段被同学孤立,孩子受到的心理伤害更严重。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