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多数对小学没有清晰的概念。未知的事物,容易诱发孩子的恐惧和焦虑。?因此,幼小衔接的第一步,就是帮助孩子建立对小学的基本认知,让孩子对上小学这件事,有个心理适应期。
《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志勇认为,这是《促进法》的最大贡献之一。他认为,应大声呼唤父母作为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人教育角色意识的觉醒,主张父母应成为具有专业素养的家庭教育工作者、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家庭教育终身实践者。
5年前,当彭文雅毕业来到白箬铺镇仁和小学工作时,发现了一个令人心焦的现象: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很少看书,也很少在一起玩耍,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看电视、玩手机、玩网络游戏。“由于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没有父母陪伴,而老人根本管不住,他们玩电子产品的时间甚至比城里孩子更多。”彭文雅说,孩子们沉迷在电子产品的世界里,但精神其实很空虚,过得并不快乐。电子产品,就像“精神鸦片”一样毒害着越来越多的孩子。
第三十条设区的市、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措施,对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建档立卡,提供生活帮扶、创业就业支持等关爱服务,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创造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提供服务,引导其积极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