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向往。比如,告诉孩子上学究竟是怎么回事;带孩子到书店选购课外书,教他如何正确使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增加好感度。
家访肯定是有效果的,它可以引起家长对教育的重视,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教育的重视,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为接下去孩子学习的落实打好基础。不管是学生的家里,家长的店里,或是他们的租房里,我们都选择坐下来和家长、孩子面对面,心对心地沟通、交流。肯定孩子的成绩,表扬孩子的进步,分析孩子的不足,探讨解决的办法,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息,察看孩子的寒假作业完成情况……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护食”的表现是节俭,但是其实这种护食的举动其实是孩子不愿分享的表现。孩子具备了一定的物权意识时,父母们有必要引导孩子乐于分享,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真正意义。不愿分享让孩子显得更加自私自利,而这与节俭无关。
孩子到了开学的时候会有些心情焦虑,这时候不要责骂孩子,要及时帮助他调整好心态,对于暑期学校布置的任务和作业督促孩子及时上交和完成。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