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面对疫情的影响是较为不敏感的,反而对家长情绪和网课产生的压力更为敏感。在疫情居家期间,孩子的焦虑和不耐烦往往是由紧张的家长造成的“次生焦虑”。未成年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较弱,作为家长只有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才能更加稳健地应对孩子的问题,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
学校调查中发现,成绩好的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的比例正在提高,这是让家长和老師最不能接受的事实,据相关调查,90%的左右的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和培养,现在孩子良好性格和学习习惯方面不够重视,因此,很多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成绩很优异,也很懂事,但是到了初中,高中后却出现了厌学现象,性情也变化很大,性格方面的缺陷逐渐显露出来,比如自私抗挫折能力差等,这些性格缺陷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
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吃苦头”等话来吓唬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
1、经常以消极的情绪面对孩子:有些家长每当面对孩子的时候,总是以一副冷酷的脸面对待孩子。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害怕”自己,从而能使自己在孩子心里有威严感。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家长经常是这种态度,会使孩子见到家长不高兴,自己心里也就害怕,和家长交流那就不可能了。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