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遇到亲戚中一个孩子逃学的事情,这个孩子本来是在县城一中上学的,却要求父母转到本镇的一所学校上学,父母还托关系才转过去。进入这个学校不久,就开始逃课,后来变成了夜不归宿,父母还联系不上。
令我特别激动的是,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了家庭、社会与学校以及政府一道,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承担神圣使命的号召。今天,家庭教育需要与学校教育“同心”,就是要共同为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家庭教育需要与学校教育“同向”,就是要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课程方案方面保持一致;家庭教育需要与学校教育“同力”,就是要在为孩子们提供教育机会和课程资源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支持;家庭教育需要与学校教育“共治”,就是在教育治理方面要形成合作共治的新格局,学生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
要做到这些,家长首先要戒掉为孩子感到焦虑的情绪。很多时候家长喜欢为看上去弱势的孩子设想不太可观的前景并表现出来,这样其实是一种家长的焦虑与对孩子的诅咒。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重心的错位,让孩子成长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话,孩子在一条狭窄的通道(学科学习通道)上艰难前行,目不斜视,对道路周围的“美丽景观”无心享受,也无暇顾及。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