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的症状可能不是那么严重,但是他们很痛苦,比如有强迫、焦虑、抑郁的问题,或者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有抽动的情况等等。”何凡表示,在接诊的过程中,他们反而会发现父母对孩子求医的行为不理解,“父母可能会觉得,你现在不是挺好的吗?上学也没问题,跟同学相处得也好,有时候还哈哈大笑,甚至还能玩手机游戏。其实家长和一部分老师都不能理解,因为孩子的学业好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社会功能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早上走的时候还好好的,为什么现在就成这样了呢?对于这件事情,孩子家人的内心十分悲痛,但是对于整个事情,还是很奇怪的,学校在发现自己的孩子没有去学校上学的时候,为什么不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呢?而是等到失联0个小时之后,才联系家长。
分析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主要原因,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并没有做到切实履行好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义务。在孩子幼年时期常通过给孩子一部手机以安抚他们的情绪,在短时间内“解脱”自己;待孩子稍长大一点,这些父母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后,为了获得片刻的喘息与安宁,并不理会孩子对他们流露出的情感交流需求,选择给孩子一些电子产品以让他们安静下来。
对于中国和英国家庭教育领域最近的各种变化,你有什么看法?你觉得家长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欢迎留言。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