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开导,不要觉得孩子是“坏孩子”,批评、指责孩子的“懒惰、退缩”,不要采用简单的恐吓的办法,迫使孩子去上学,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创伤。要正面诱导,培养孩子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对学习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个性的特点,更有特色的习惯,到孩子来后,教师都是“加法”的老师。哪里有管教学生的学校呢?很多学校都规定:学生来到学校后,教师都要立即进行安排。但,每个孩子,所有的学校都有一个,教师要充分了解孩子。这就是教师的职责。
我想着可能是幼儿园的分离焦虑延续到小学了,就跟女儿讲:“有些小孩子和妈妈分开后就不自在,闹情绪,你可以多关心关心她。”
前提是孩子就读的学校是靠谱的。若学校不靠谱,对于所有孩子都采取一样的教育方法,那么必然不好。某些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意志力薄弱,那么就应送到具备培养意志力能力的学校。若是送入没有培养意志力能力的学校,那么孩子在脱离了学校的管理制度后,就会继续被某些不良信息所引诱。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