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常常令家长们焦头烂额,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厌学、逃学、早恋、叛逆、考试焦虑、网瘾等各种行为问题层出不穷,还会出现情绪障碍问题,比如焦虑、抑郁。
从家长的反馈中也看到了我今后值得改进的地方,家长留下了宝贵的意见,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今后多举办类似的活动,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学校,了解学校,以便更好地支持和配合学校开展工作;不仅希望孩子学好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让孩子学会做人,注重对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问题。
特别对于一些出国留学或者转学到其它地方的孩子,新的环境,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交往人群,以及不同的语言环境对人的适应要求很高。这类孩子的咨询也做了很多,孩子们常常很难适应,却没有与家人或住家监护人良好沟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也较差,学习上不去,社交困难,情绪是焦虑抑郁混合,产生畏难,继而不愿上学。
全体老师、家长要认真学习“双减”文件,自觉主动落实文件相关精神和要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家长、老师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积极引导学生按时作息,每天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督促学生按各年级下发的暑期生活指导方案,完成相应的阅读、综合实践、劳动、体育锻炼、学科作业。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