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家长之间的互相友爱,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友善的心理环境特别重要。很多孩子还坚持上学,愿意上学,甚至愿意“熬”下那些愚蠢和不愚蠢的作业,不是因为学校里面有大操场有天文台、有塑胶跑道、有名师有游泳馆,仅仅是有一位温暖的小伙伴:在他跑步的时候喊“加油”,在他被老师批评的时候回头看他一眼,在走廊里一起玩游戏,聊聊天。
一般来说强迫症的背后都有一个潜在的原因,比如父母追求完美,对孩子要求很高等等。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经常发呆、做功课特别慢、咬指甲、耸肩膀等,就得注意了,这很有可能是一种强迫性的行为,这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的原因,并及早带孩子去看医生。
比如说,父母有时会抱怨孩子沉迷于网络,但其实互联网并非问题所在,电子产品本身从来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并不清楚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目的,随心所欲地告诉孩子他们应该或者不该看某个电视节目,可以或不可以上网毫无意义
近年来,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引发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切。作为在互联网浪潮中成长的一代,青少年从小就与各类电子产品为伴,娱乐方式也从线下逐渐转移到线上,特别是网络游戏,因为趣味性强、互动性高,即时性的满足和感官的刺激,对青少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加之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导致很多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而无法自拔,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占用和浪费,不仅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还造成了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等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