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的东西,我买的也差不多了,体检也做了。我找来婆婆,就是孩子奶奶,让她陪孩子几天。我老公经常夜班,孩子一个人在家不行。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家长的爱总是如影随形,我想说,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家长对学校的爱、对老师的爱也应该形影不离。只有家校携手,孩子才可抵达幸福的彼岸。
如果宝宝已经对电子产品产生了依赖,父母需要尝试这几个方法:①限定时间,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控制时长,比如一天看两集动画片或者玩30分钟游戏。②在相对固定的场景提供电子产品,比如旅途驾车时。③多使用需要交互的内容,需要创造性和操作感的内容。比如画画软件、声音乐器游戏等。④加入亲子互动,把电子产品变成大人和孩子互动中的玩具。适时引导,及时吸引孩子注意力,通过父母带领孩子一起玩游戏、玩音乐、玩体育,增加互动等形式,或者与小伙伴约好出去活动。只有当孩子觉得与人相处比电子设备更有趣时,就会不再沉迷电子产品了。
新学期开始,一系列教育减负政策落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双减”政策落地后,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以及家长的经济压力。但是,辅导班的“退出”,节假日“闲”在家里的孩子,接下来的学习生活该怎么安排?长期以来“教育的内卷”现象,所引起家长的教育焦虑会同样减轻吗?家长产生这种教育焦虑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