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不能给到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焦虑不能让孩子接受更科学的养育”;“焦虑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
现实中有很多的离异家庭、矛盾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孩子家庭,这些家庭有的家长无心管理,有的无力管理,有的无能管理,有的无法管理。针对这样的家庭,我坚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从学生中了解他们家庭的情况,从家长的交流中了解他们教育孩子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再因人制宜、因家制宜,与家长一道研究解决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如廖紫翘的父亲情况我是从情绪互动日记中了解到的。李琳的父母由原来闹离婚到后来一起教育孩子,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孩子0基础上学,在小学1-3年级的学习都会非常吃力!像这类情况,如果家里父母在孩子上小学后,陪伴得比较多,对孩子学习和教育比较上心比较有耐心,能够带孩子克服0基础上学的困难期和焦虑期,基本孩子三年级左右时成绩能跟上来。如果前面0基础上小学,上学后家长又不管,家长焦虑、指责、唠叨、打骂,孩子的成绩会越来越差,失去学习兴趣,基本到四年级左右家长和孩子就都完全躺平了。
家访从定义上讲是指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家庭进行的上门访问,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它也是家园合作的重要以及必要的形式。从情感上讲,在每一个幼儿享受幼儿园给予的教育和关爱的同时,教师可以耐心地倾听家长对园所工作的反馈和建议,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理解与支持,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从手段上讲,每一个幼儿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三者缺一不可,而家访是幼儿园与家庭、社会沟通教育不可或缺的桥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家访正是起到了这样的纽带作用。
搜索标签: